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2024年秋季招新已启动。本篇文章我们结合往期乐团招募经验及中国爱乐乐团的考官视角与大家分享“考乐团前应该怎样练琴”“乐团考核的评分依据”“何为优秀的考生表现”等话题。
一、考试考什么?(评委到底是依据什么来给学生打分的呢?)
音乐表现占95%,其他表现占5%
毫无疑问,音乐表现(包括了音准、节奏,乐曲表现等等)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但一个全面的舞台呈现远不止于此。临场应变能力、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得体的服装搭配及舞台礼仪,即一个学生从上台、演奏完成到下台的整体表现,都应该算是考试的一部分。
在考核中,若考生展现出流畅清晰的口头表达、自信大方的仪态,或是穿着得体,能迅速准确地应对临场要求,那么考官老师一定会给这些考生更高的评价。这些非音乐因素同样可能成为考生脱颖而出的关键,很多孩子及授课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如果提前让孩子模拟几次考试的场景,包括报幕、走台,着正装演奏、鞠躬、落座等等,或许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何为“黄金一分钟”?
通常每名学生有5分钟左右的考试时间,但除去上台、下台、视奏准备时间与评委提出要求等,真正能够展示自己独奏或乐队片段演奏的有效时间大约是3-4分钟左右。
考官多长时间能判断出学生的水平?
90%的情况下,评委“一分钟”之内就能听出学生的水平。反之,除非你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否则很难改变评委在开始(一分钟)内的看法。“一分钟”是一个比喻,但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考试中不会有很多的时间让你证明自己。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黄金一分钟”的时机,一开始就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由此看来,考试曲目的选择还是很重要的,似乎选取在开头就能很好地展现自己演奏水平的乐曲会占据更大的优势。当然,爱乐老师是非常有经验的,如果曲子开始不足以显示孩子水平,他们会选取乐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让孩子演奏,这样既不会耽误时间,也能很好的判断孩子的演奏能力。
三、视奏与节奏是考核的关键技术问题
视奏是什么?
视奏是指学生演奏由考官现场指定的一首曲子(通常是旋律)。在拿到视奏谱后,学生大约有30秒的时间阅读乐谱,随后开始演奏,考官会根据流畅程度、节奏、音准、表情记号等方面做出综合评判。
为何要考视奏?
“视奏”在日常的排练和演出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虽然每个交响乐团都有自己的保留曲目,但是更多的时候需要频繁更换演出曲目。举例说明:爱乐青少交在训练阶段临时接到演出任务,距离演出时间只有两天,曲目全新,这时候考验的就是每个学生的视奏能力了。理论上说,一个合格的交响乐团演奏员,大部分曲目应该具备排练一次就能直接演奏的能力,可以说90%的内容都通过视奏完成,其余较难的部分再在私下单独练习。
如何练习视奏?
视唱练耳中的“唱”是练习视奏的基础,同学们可以选取教材,根据乐曲难度的不同循序渐进地练习。先唱谱试奏,模拟考试情景,尽量准确的完成,反复练习。当熟悉后,再把试奏从“唱”移植到自己乐器演奏上面,因此视奏考的是经验。如果你学习了一门乐器三年或是以上,连简单的视奏都无法完成,那一定是平时的练习出了问题。
再说说节奏。
许多同学常面临节拍时值把握不精准的问题,如处理《波莱罗舞曲》等作品时,尽管他们能够演绎出旋律的优美,但在演奏大长音时,往往未能充分保持音符的时值,导致时值不足或过分延长,进而侵占了应有的空拍时间,影响了整体节奏感和音乐表达的准确性。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严格数拍子,打节拍器练习。
第二点:一心多用。演奏乐曲旋律的同时心里“唱”节奏,两者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鼓励学习钢琴及练琴时“自弹自唱”的重要性:相对于管乐专业,钢琴结合了旋律与和声,且“自弹自唱”的方式能够有机地将节奏、和声及旋律紧密结合,长此以往,能显著提升学习者的节奏稳定性及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此外,在视奏过程中,若能巧妙结合视奏经验与节奏的精准把控,同样能够轻松提升演奏的分数。